當胡明軒的絕殺三分彈框而出,中國男籃的將士們呈現出了一副令人難忘的群像——主帥郭士強面帶微笑地擁抱著每一名球員;胡明軒念念有詞,還在為自己錯失的進球懊惱;一旁的胡金秋抬頭看了眼大屏幕的比分,大口喘著粗氣,試圖平復內心的情緒……
只差一點,中國男籃就能登上亞洲之巔;只差一分,中國男籃就能打破澳大利亞對亞洲杯冠軍的壟斷。很難用簡單的言語去形容這場決賽,去總結這屆亞洲杯,去描述這支中國男籃。遺憾嗎?當然會有,一向愛笑的大男孩王俊杰,在頒獎儀式上的淚水訴說著內心的不甘。在競技體育的世界里,會有很多意難平的瞬間,但至少在這個夜晚,收獲遠大于失去,滿足遠多于可惜,或許小伙子們可以在比賽的一些細節處理上做得更完美,但縱觀他們整屆杯賽中展現出的精神面貌、比賽態度、技戰術水平,似乎很難再去要求他們更多。
賽會排名第一的投籃命中率、三分命中率和罰籃命中率,這是一支“準”到令人陌生的中國男籃,而在這背后想必他們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汗水與努力。這并不是一屆被人看好的中國男籃,以至于12人大名單公布之后,各種質疑的聲音紛至沓來,但他們卻用一場場實打實的勝利,贏得了所有人的掌聲與尊重。作為隊里僅有的三名參加過亞洲杯的球員,趙睿、胡金秋和胡明軒在半決賽和決賽中,幾乎傾其所有,而在他們的身后,是被稱為“最強暑假工”的王俊杰、是全力以赴的朱俊龍、是打破質疑的高詩巖、是玩命到底,無比團結的中國男籃眾將。
“我覺得為國出戰,是應該的,不辛苦,真的不辛苦。因為你想在和平年代,能夠代表中國出戰,真的是至高無上的榮譽,就是全力以赴去拼。”胡金秋的發言質樸無華,卻直擊人心,這位從新疆庫爾勒棉花地里走出的男孩,成長為了中國男籃最為堅挺的“脊梁”,“分享一個自己小故事,看完《南京照相館》,自己就感覺能夠為中國去做點什么。在這個年代,就是一定要去拼盡自己所有,去幫助中國男籃創造點什么,留下點什么東西。我會把自己的全部奉獻給中國男籃。我愛中國,也希望中國可以越來越好。”
中國男籃,已經在黑暗中摸索很久了——連續兩屆無緣亞洲杯四強、連續兩次無緣奧運會正賽,過去十年留給球迷們的只有慘痛的回憶、不甘的淚水,甚至是怒其不爭的憤懣,直到這一屆亞洲杯,過往交織在一起的情緒得到了徹底的宣泄與釋放。“五星紅旗迎風飄揚,勝利歌聲多么響亮。”你有多久沒有聽到《歌唱祖國》為中國男籃而響起了?在擊敗新西蘭隊的那個夜晚,當熟悉的旋律在位于沙特吉達的阿卜杜拉國王體育館看臺上響起,有多少人宛若穿梭時光隧道,與十年前長沙亞錦賽看臺上的球迷一起同頻共振,放聲為中國男籃的勝利而歌唱。“中國男籃,雖敗猶榮!”你有多久沒有看到社交媒體被中國男籃而刷屏了?在這兩天的時間內,他們每球必爭的身影,熱淚盈眶的采訪、激情澎湃的瞬間,不時地出現在熱搜前列和每個人的朋友圈內,以至于讓鮮有關注男籃的人們也會守候在電視機和電腦面前,為小伙子們加油助威。
“沒人看好你,偏偏最爭氣!”當外界對中國男籃不再抱有期待的時候,是他們帶來了久違的血性,久違的感動,久違的驕傲,還有等待許久的黑暗中那一抹亮光。哨響結束,一切都歸于平靜。盡管窗外的天色尚未亮起,但中國男籃的黎明似乎就在眼前了,一如隊長趙睿所言,“這只是開始,并不是盡頭。”所有人都知道在他和胡金秋的心里,還有更大的夢想等待著去實現,希望當下的遺憾,會在兩年后的世界杯舞臺上成為圓滿的注腳。
(東方體育日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