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時間8月12日晚,男籃亞洲杯1/4決賽資格賽繼續進行,韓國男籃99:66大勝關島,收獲了一張八強門票。這也意味著,中國男籃將在14日的1/4決賽中,與韓國男籃捉對廝殺,爭奪一張四強門票。
中韓大戰即將上演,也應了那句老話:“不是冤家不聚頭。”
亞洲杯歷史上,中國男籃與韓國男籃曾交戰20場,中國隊戰績為16勝4負,總體處于優勢地位。不過,從2013年亞錦賽(亞洲杯前身)以來,中國男籃三碰韓國輸掉兩場,唯一的勝場是在2015年的長沙亞錦賽。
在亞洲杯之外,韓國男籃也曾給中國隊留下過慘痛的回憶。
2002年的釜山亞運會男籃決賽,當時擁有姚明、胡衛東、劉玉棟,以及如今中國男籃主帥郭士強等人的“移動長城”,在第四節最后近30秒時,被韓國男籃用一波7:0的攻勢抹平分差,將比賽拖入加時。進入加時賽的中國男籃氣勢低迷,最終以100:102告負,無緣金牌。這次失利,也讓球隊與亞運會5連冠失之交臂。
對中國男籃來說,韓國隊從來都不是能夠輕易跨過的對手。
快速的攻防轉換和大量的三分球,是這支韓國隊最大的特點。除了中鋒金鐘奎和河允基外,可以說是“人人都敢投”。
和黎巴嫩一戰便是典型的例子。韓國隊在三分線外38投22中(命中率高達57.9%),創造迄今為止本屆亞洲杯的單場三分命中數紀錄。其中李賢重和俞基尚分別投出13中7和12中8的三分球,徹底轟穿了黎巴嫩隊的防線。
在與卡塔爾的小組賽中,俞基尚也命中了多達7記三分球,是名副其實的“神射手”。李賢重則是目前韓國男籃最為倚仗的鋒線,這位曾在NBA發展聯盟、澳大利亞聯賽效力過的球員,無疑是中國男籃需要重點盯防的。
面對喜歡在外線發炮的對手,中國男籃在三分線外的防守,必須要做到“寸土不讓”。針對韓國隊極快的攻防轉換,中國男籃也在此前的訓練中,特意安排了趙嘉義和李祥波在球場進行快速折返跑練習。
本屆亞洲杯,中國男籃儲備了5名后衛,還獲得了大量休息和調整的時間,在外線的防守輪轉和體能儲備上沒有太大問題。再加上韓國男籃主力球員李政玹已經因傷退出亞洲杯剩余賽事,另一名實力選手呂俊錫也有傷在身,這就意味著中國男籃更不能錯過機會。
韓國男籃雖然身高一般,但他們沖搶籃板球非常積極。在與關島的比賽中,雖然他們三分球投射失準,但憑借籃板球的優勢,仍然掌握住了比賽的主動權。身材更加高大的中國男籃,必須要牢牢把握籃板球這條“生命線”,才能更好地遏制對手。
(齊魯晚報)